石尚趨勢大理石為什麼有「色差」?「色差」是大理石最有個性的美。
大理石裝潢|大理石為什麼有「色差」?「色差」是大理石最有個性的美。|聯利石材

大理石為什麼有「色差」?「色差」是大理石最有個性的美。

 

天然石材色彩豐富,富於變化,紋理細緻,是歷經萬億年的魅力,是歲月累積的沈澱,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原始畫卷。

 

過去的幾十年里,擁有「強迫症」的人們,對於色差實在沒有多少好感。許多人喜歡規整、單一、簡單的設計風格,遇到石材色差,人們總是急於消除色差,或者希望挑選色差較小的石材。

然而世界上也不會有兩塊完全相同的石材,正因為如此,天然形成的色差才會裝飾出更有個性的建築空間。

 

但在設計師眼裡,其實有色差的石材反而是寶貝,色差工程是一種自然界最高的藝術,色差越大越珍貴。利用好色差,整個空間會綻放出別樣的風采,許多客戶認為所用的材料品質差,其實這都是對於石材物料的誤解。

天然石材色差是如何形成的呢?我來看看。

 

 

石材產生色差的原因

 

原因一:表層礦和深層礦

石材是從礦山上,從上到下、從外到裡,分批開採下來的。自然環境下,外層的石材,更多地接觸到水、空氣、陽光。

而深藏在內部的石材,則沒有這種環境。因此,表層礦與深層礦顏色上普遍存在著差異。

而深層礦開採出來後,在陽光、空氣、水等全新的環境下,石材也會發生變化,產生色澤上的差異。

 

原因二:礦物質含量不均勻

大理石基礎物質是碳酸鈣(石灰石)。在基礎礦物之外,各種元素和礦物質混合在一起,形成了石材千變萬化的顏色和紋理。

以南美洲的石材為例子,南美洲的地質運動強烈,地下富含銅礦,鐵礦,以及各種金屬礦物質。因此,南美產的石頭,通常紋路變化大,而且顏色很豐富。

而自然界中各種礦物質的分布是不均勻的,否則人類也不需要去勘探礦藏了。這種不均勻,造成了石材色澤上的差異。

 

原因三:開採、加工的方法不同

從礦山開採下來的石材,通常為整塊荒料,荒料需要切割成一片一片的,我們叫大板。

在荒料的加工中,有不同的切割走向。這種加工差異,在石材加工的時候,即使很注意,也不能完全避免,切出來的板材,就會有或多或少的差異。

 

原因四:表面加工程度不同

同樣的石材品種,毛面與光面的色澤是不一樣的。

光面中,拋光到10度,和拋光到50度、70度、90度,其差異也是非常明顯的。磨得越亮,石材花紋和色澤就越明顯、越鮮艷;而毛面則有朦朧之美。

 

 

石材色差是天生的美

 

天然的大理石非工業品,它的紋理、色彩需要經過億萬年的地質運動,汲取大自然日月精華方才形成,可謂是真正的「天生麗質」。

而不同地勢、環境及層面的石材,則會有色澤、紋理上的細微變化,從而產生色差。

 

用藝術眼光看待色差

 

首先基於對石材的瞭解和理解,運用天然石材,需要多一份對於大自然的尊重和寬容。

石材是在自然環境中,經過至少上億年的複雜的物理、化學變化,加上地質運動演化而形成的。內在外在的諸多因素影響,都會造成石材的千變萬化。這種變化,是客觀存在的,石材的顏色都是天然形成的,色質的好壞由石材所含色素離子和內部的結構所決定。同時,組成石材的不同礦物所形成的先後順序不同也會影響顏色的變化。純天然、自然的紋理,奢華的質感是大理石最大的價值。

對於帶有色差的大理石,不能用「次品」的眼光看待,採集於大自然的大理石,每一塊都各不相同,其顏色、紋理只有相近,沒有完全相同。色差可以形成多彩的組合,產生別樣的效果。

 

用好色差讓美如此自然

 

當你從藝術的角度去欣賞,從設計的角度去創作,你會恍然發現色差擁有更多可能性。

好比畫作多了相近色彩,從12色變為18色、24色,甚至64色,用好色差 就可以實現更多的層次感、空間感以及豐富的美感,完美體現設計師的個人定制方案。有色差的石材重新拼接組合,可以形成獨一無二、無與倫比的花紋圖案,甚至對於特別的設計有斷裂線、孔洞的石材也可以保留其缺陷之美。

事實上即使後期經過再加工再處理,任何染色、潤色、調色材料,都無法帶來自然的美感和長久的效果。自然造物,不拘一格,大自然不會按照人們的要求創造天然石材。我們看到的完美石材工程,都是在大量石材中,經過篩選、取捨後,用挑出來的石材鋪成的。純天然、自然的紋理,奢華的質感是大理石最大的價值。對於帶有色差的大理石石材,不能用「次品」的眼光看待,採集於大自然的大理石,每一塊都各不相同,其顏色、紋理只有相近,沒有完全相同。而且如今這種彰顯格調、品味與個性的「色差」逐漸形成新的室內物料流行趨勢風靡。石材色差最大限度的展現出了石材的最大的魅力之處,天然的「色差」,這是大自然給我們的最自然最純正的美。

 

 

色差逐漸成為流行趨勢

這種彰顯格調、品味與個性的「色差 」逐漸形成新的流行趨勢。相對於單一顏色的枯燥與乏味,這種不容易造成呆板雷同、充滿個性的裝修風格,注定會被追求更高生活品質的所接受。